名企高管、高校專家探討機器人產業還缺點什么

?機器人資訊 ????|???? ?2020-02-15

名企高管、高校專家探討機器人產業還缺點什么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韓震峰:


  應急救援機器人應該得到重視

 

  以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發展情況來看,應急救援機器人已經逐漸進入更新換代的發展加速期,我國現有的由人來操控的模式即將被淘汰,未來智能化、自主化將是重要發展方向。在這樣的情況下,機器人生物行走技術、機器人透視技術、新一代人機交互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也需要加速攻關。

 

  然而,國內企業對特種機器人的發展提不起熱情,反觀全球市場中,特種機器人比例高達25%。

 

  目前,國內缺乏機器人和應急雙向專業知識與技術人才,一方面要加快機器人本身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的掌握,要促進傳感、識別、自動導航規劃、機器視覺等輔助技術的突破;另一方面,要針對應急產業培養高層次研究型人才和大批專業技能型人才,熟練操作、維修知識,熟練掌握機器人。

 

  京東數科智能機器人業務部總經理姚秀軍:


  機器人正從單一自動化邁向全產業輸出

 

  近兩年大環境使然,傳統行業不斷向智能化和數字化升級。早先機器人是單一功能的單獨自動化設備,現在往人工智能方向發展。由于互聯網企業能夠形成大量資金投入,以及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積累,因此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應用最好的應該是互聯網企業。

 

  去年京東金融做了一次品牌升級,成為京東數科;從原來的金融領域到現在面向整個數字產業,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和相關能力輸出。在這樣的背景下,獨立組建了智能機器人業務部,有設備巡檢機器人、鐵路巡檢機器人、室內運送機器人、可穿戴仿生手、通用運動平臺等。除了商業價值,機器人也帶來社會效益。如可穿戴仿生手,能夠用于化工、輻射等場景,對于當下殘疾人輔具種類稀少且價格昂貴的問題,也能給出解決方案。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教授鄧三鵬:


  機器人應用型人才培養填補百萬缺口

 

  根據工信部的規劃,2020年中國機器人保有量將達100萬臺。機器人在整個產業中發展迅猛,相應的人才需求不斷加大。

 

  根據三部委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數據測算,2020年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應用人才總量約為750萬人,人才缺口為300萬人;2025年人才缺口將達到450萬人。學校是培養人才的主力軍,截至2019年,本科院校開設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達到186所,工業機器人技術高職專業達到616所。

 

  據了解,只要有工科專業的學校都開設了機器人相關專業。專業建設及教學過程中需要相應的軟件與硬件設施,有待更充分的研發;還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改革以及教研科研的力度。

 

  科沃斯首席技術官吳牟雄:


  家用機器人與5G結合創造更多服務場景

 

  家用服務機器人的移動性和搭載的人工智能將成為互聯家庭智能設備中心,建立起數據網絡,并且結合5G應用所帶來的高速網絡,將會創造更多服務場景。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隨著產業技術能力提升,如電池、機器視覺、芯片運算、5G等技術的發展,讓機器人獲得更大算力、更快傳送速度,這將讓家用服務機器人迎來新的變化。上游原材料和相關部件的制造業,下游終端消費、使用場景等會有長足的進步,能夠對產業上下游帶來重要的拉動作用。

 

  從終端消費上看,5G時代帶來改變的不僅僅是現在關注度最高的手機行業,家用服務機器人行業也會迎來大規模產品升級和體驗升級,在未來3-5年內,家用服務機器人或將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消費新的增長點。

 

  記者石飛月 胡曉鈺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