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產業連續8年的高速增長,去年迎來拐點,整個中國乃至全球的產業形勢,商業的業態可能對機器人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到底現在機器人是春天還是冬天,未來機器人有沒有新的希望。本文整理了新松曲道奎博士在中國國際機器人高峰論壇中就“5G時代下中國機器人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報告提出的未來分析和趨勢。
從發展到停滯,拐點從何而來?
曲道奎博士從這幾個方面來談了他的看法:第一個方面是中國機器人為什么迎來拐點?第二個就是5G在賦能機器人的發展是什么樣的?第三個是他個人的小結:他的結論是機器人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并不是像機器人企業想象的機器人企業遇到一個大的困難,困難只是一個困難,但是這種困難是未來的一種常態。
曲道奎博士提到,從機器人市場的分析來看,13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但是在去年正當機器人企業要沿著原來整個機器人產業高歌猛進去發展的時候,突然迎來當頭一棒,機器人企業迎來了一個下滑,這不僅僅是中國這樣,國外也是這樣。但他認為即使去年整個大的形勢不好,本土品牌表現卻并不差,從數據上來看,外國品牌去年同比下降是11%左右,中國的本土品牌機器人企業卻還是在上漲的,上漲了差不多16.2%。同時,整個中國本土品牌和外資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發生了變化,在前年,國產機器人企業(市場占有率)退到了四分之一的狀態,去年又回到了三分之一的占有率。
因此按照大的趨勢,他按照三個方面作了分析:首先是按照機器人的結構,第二個就是機器人的整個類型,第三個是機器人應用的行業。
按照應用的領域或者機器人企業作業的類型來講,他認為,整個中國機器人市場包括了本土品牌、外資品牌,從產品類型上,無論中外品牌,搬運與上下料機器人則是占有市場最大的,但在過去一年,外資品牌只有噴涂和裝配拆卸類的是保持增長的,其他都是下降,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去年基本上都是以下降為主,而本土品牌卻只有金屬加工機器人是下降的,因此他認為國產機器人在行業細分領域市場的占有率增長還是比較明顯的。
在細分行業上,外資品牌在中國整體市場占有率最大的前三類都在加速下滑,但本土品牌的電子電器行業卻還是保持增速,中國本土品牌在汽車這個大行業里面優勢一向并不大,但去年汽車制造業也是在增速。所以他認為,全球大的經濟情況不好的情況下,在中國經濟市場下滑的形勢下,中國本土品牌的表現并不是那么差,甚至像汽車這樣的領域,過去中國是一個非常劣勢的領域,但去年機器人企業(市場占有率)卻是增了26%,所以機器人企業應該在冬天里面找到了一縷陽光在里頭。
在各類市場占有率的變化情況上看,從坐標的、并聯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等機器人企業數據可以看到,中國在2019年這些種類里面的市場占有率都是在上升的,而國外的市場占有率是在下降的。
因此曲道奎博士認為機器人企業已經習慣了機器人市場的高速增長,特別是在全球08年開始金融危機以后其他行業都在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機器人市場一枝獨秀逆勢增長,中國幾十家機器人企業到今天的幾千家企業,甚至上萬家,大多數機器人企業習慣了機器人是一個快速增長領域的行業,但是任何企業或者任何行業都可能有經濟周期,都可能與大環境有關,所以他認為現在機器人出現一定發展的滯緩是一個常態,而不像很多人想象的,機器人企業要驚慌、要悲觀,這是沒有必要的。
下滑三大原因需避免!
他提到,下滑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在中國是非常簡單的,就是汽車行業和3C行業兩個導致的下滑,因為在中國過去汽車的整個市場占有份額是在45%左右,去年汽車只有33%,下滑了12%,汽車的下滑導致了中國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變成的一個低速的增長,因為中國市場的大幅度下滑,中國占了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中國的下滑導致全球市場出現了暫緩,去年無論是歐洲還是北美機器人市場都是在增長的,只有中國去年是下滑的比較大一些,但是國產的品牌去年是16%的增長,外資品牌下降比較大,是11%,這一下滑和大市場經濟周期有關,這個可能是導致了整個中國機器人市場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