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沖”上一線無人機排查風險 黑科技讓防汛抗洪“更智慧”

?機器人資訊 ????|???? ?2020-06-25

 

機器人“沖”上一線無人機排查風險 黑科技讓防汛抗洪“更智慧”

機器人“沖”上一線無人機排查風險 黑科技讓防汛抗洪“更智慧”

  2019年8月14日,南水北調中線干線滎陽管理處工作人員在南水北調索河渡槽附近巡查渠道安全。

  新華社記者 魯 鵬攝

機器人“沖”上一線無人機排查風險 黑科技讓防汛抗洪“更智慧”

  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2015年以來,江西省萍鄉市在全域范圍內生態治水,成效顯現。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攝

機器人“沖”上一線無人機排查風險 黑科技讓防汛抗洪“更智慧”

  6月12日,福建省福州市已進入汛期,為了確保行車安全,福州動車段隨車機械師對動車組進行開行前檢查。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攝

  近期,中國進入主汛期,各地各部門積極應對做好防汛工作。近日,在浙江省的防汛應急演練中,無人機“飛翼”、拋投機、水陸兩棲車等亮相演練現場,展現了水上救援的高超本領,引起了參與人員的濃厚興趣。


  隨著國家防汛減災體系的逐漸完善,防汛抗洪能力大幅提高,各類防汛抗洪設施不斷加固和完善,同時,更多智慧防汛手段亮相,手機程序及時更新最近的汛情和預警,智能機器人“沖”在抗洪第一線,海綿城市的透水地面迅速吸收降水……防汛領域管理思路和應用技術的創新,讓防汛抗洪變得更智慧。


  熱門技術大顯身手


  無人機、機器人、5G技術……今年的防汛抗洪中,這些熱門技術大顯身手,一系列“黑科技”從全方位幫助防洪抗洪工作,有效提高了預警搶險的機動性和時效性。


  在汛情的監測預報方面,湖北省積極探索,各種儀器在空中、水面、水下各自發揮作用。研發了巡視無人機、5G智慧無人救生船、水下探視儀等一系列監測設備。


  湖北省恩施市電力公司有關技術人員向本報介紹說,在汛情的監測方面,他們利用無人機對電站水庫進行檢查,排查大壩和庫區安全隱患,著重檢查水庫庫區周邊的滑坡情況,對大壩周邊的邊坡裂縫、滑坡體、危巖等情況及時發現并及時預報。無人機可以到達庫區內無人可去的地方,實現檢查的全覆蓋,降低風險的同時也提高了效率。


  此外,專門為輸電線路設計了導航軟件“奧維互動地圖APP”,將其植入湖北電力巡檢職工的手機中,無人機巡檢從而有了“天眼”導航,可實現超近距離記錄桿塔絕緣子及導地線運行情況,實時播報汛情隱患。


  浙江省海豹救援隊公共關系部部長李潔瓊向我們介紹,該救援隊主要救援任務針對的是錢塘江流域,錢塘江涌動的泥沙給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所以常常要綜合利用各種科技手段展開救援。人們可以遙控“水上飛翼”在空中展開救援,并可以設計好回程的路線。拋投器作為輔助,像投射向高空的一個炮筒,利用壓縮空氣瞬間打開形成一個救生圈,當救援對象在河道比較湍急的地方且距離較遠時,就將拋投器打在他的上方,繩子順著水流飄到救援對象的附近,被救者抓到救生圈就可以獲得救助。如果被困者在淺灘等復雜地形還可以使用噴泵艇,它可以很快到達被救者身邊將人拖拽上岸。


  同時,李潔瓊表示,救援本身就是一個整合的過程,不能盲目施救,如果遇到了復雜情況,一般會應用多項技能,這樣才能讓被救助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生存的最大可能。


  在四川,通過與實地情況的結合,在汛情監測方面也做出了創新。成都市三皇廟水文站采用懸掛于纜繩之上的監測儀器流速儀。這種儀器通過纜繩往返于沱江兩岸進行測量,可獲取相關數據。


  最近,住在江蘇南京江北新區弘陽廣場附近的居民出門時,會發現路邊多出了一根藍白相間的柱子。這不是普通的道路警示標牌裝置,而是一個積淹水點監測裝置。今年汛期前,江北新區在轄區建設基層防汛預報預警平臺,實現防汛監測體系從大江大河到基層的全覆蓋。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