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間,華為才剛剛發布全球首款搭載5GSoC的Mate 30系列旗艦手機,沒隔幾日,華為便又出手了,繼投資兩家半導體企業之后,華為再次入股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如此一來,華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清晰布局,無疑讓美國感受到了很大的競爭壓力。
華為又出手了!投資3家公司,打破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
左手一個“5G”,右手一個“AI”,華為不僅加快自研芯片的步伐,也開始投資其他芯片產業鏈的公司。9月23日華為旗下全資子公司哈勃投資又出手了,這次投資的是國內人工智能第一梯隊企業深思考。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資料顯示,作為新增股東哈勃投資認繳出資48.56萬元,占深思考總股本的3.67%。
此前,哈勃投資已經投資了兩家半導體企業,分別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公司山東天岳和從事電源管理芯片設計的杰華特。在這里,重點提一下山東天岳,其核心產品碳化硅是5G通訊和物聯網的基礎材料,山東天岳更是全球第4家碳化硅襯底材料量產的企業(全球僅4家量產)。
目前,全球碳化硅產業格局呈現美、歐、日三足鼎立格局,其中美國一家獨大,全球70-80%的碳化硅半導體產量來自美國公司。隨著5G時代的到來,碳化硅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據法國知名電子供應鏈市場研究機構Yole預計,到2020年全球碳化硅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5億美元,而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翻倍達到10億美元,2020-2022 年的復合增速將達到40%。
由此來看,為了打破美國在碳化硅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華為投資山東天岳也是情理之中。不過,自研芯片和投資芯片產業鏈公司,都是華為人工智能布局的一部分。專家分析,基于芯片,華為還有包括架構、算法、云服務等產品,力圖打造一條人工智能領域的全場景產業鏈。
15.7萬億美元!擁有17家AI獨角獸,中國領先世界大多數國家
另外,當前除華為之外,美國公司亦正加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力度。據外媒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初創公司發布了全世界最大的計算機芯片,該公司稱,單塊芯片即可驅動從無人駕駛汽車到監視軟件等各種復雜的人工智能(AI)系統。顯然,人工智能將是下一代科技中最有前景的領域,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對此都已有清晰認識。
據普華永道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為全球GDP增加15.7萬億美元。世界上最強勁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正在引領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技術革命。因此,中美企業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發在意料之中。
2019年Q1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數據報告顯示,截至3月份,全球共有5386家活躍的人工智能企業,其中,美國以2169家企業數量位居榜首,而中國以1189家企業數量位居第二。報告還顯示,全球41家AI獨角獸企業中,中國有17家,美國有18家。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知道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發展迅速,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
面對中國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暫時領跑全球的美國也有些擔憂,但人工智能未必是一場零和游戲。麻省理工學院院長L.Rafael Reif便認為,如果美國和中國在開發和擁有人工智能技術的競爭中能夠共同努力并充分利用彼此的優勢,那么將會取得更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