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冬天有點冷,但科技依然擁有瞬間點燃人們激情的魔力。1月2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2019十大科技趨勢”,涵蓋了智能城市、數字身份、自動駕駛、圖神經網絡系統、AI芯片、區塊鏈、5G等領域。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大環境下,阿里巴巴達摩院讓人們聚焦到真正創造價值的前沿技術,為2019年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想象力源泉。
2019年,AI依然將是科技界最熱的方向。如果說2019年AI從實驗室走入了現實,那么,2019年將開啟人類和AI全面合作的新起點。達摩院認為,移動設備上的實時語音生成與真人語音可能將無法區分,甚至語音AI在一些特定對話中將會通過圖靈測試。在城市里,會說話的公共設施將會越來越多。
AI技術雖然發展最熱,但比它更快進入成熟階段的是生物識別技術。達摩院認為,2019年,生物識別技術將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過去幾年,很多人開始習慣出門不帶錢包,不帶現金,而未來,不帶身份證走遍天下的時代也將不會太遙遠。隨著3D傳感器的快速普及、多種生物特征的融合,每個設備都能更聰明地“看”和“聽”。生物識別和活體技術將重塑身份識別和認證,數字身份將成為人的第二張身份證。
在很多人關心的5G領域,達摩院認為,5G網絡的連接能力將增強至百億級,帶來海量的機器類通信及連接的深度融合。隨著5G時代的來臨,網絡將向云化、軟件化演進,也將會催生全新應用場景,例如車路協同、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將獲得全新的技術賦能。
2019年杭州云棲大會上,杭州城市大腦2.0的發布讓人們再次震驚,城市大腦的能力從交通領域延展至包括在消防、城建、環境在內的社會精細化管理。達摩院認為,中國將會有越來越多城市擁有城市大腦。同時,城市實時仿真成為可能,城市局部智能將升級為全局智能,未來會出現更多的力量進行城市大腦技術和應用的研發,實體城市之上將誕生全時空感知、全要素聯動、全周期迭代的智能城市,大大推動城市治理水平優化提升。
2019年,曾經炙手可熱的自動駕駛經歷冰火兩重天,從資本企業一擁而上再到普遍看衰,自動駕駛寒冬論一度甚囂塵上。達摩院認為,單純依靠“單車智能”的方式革新汽車,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無法實現終極的無人駕駛,但并不意味著自動駕駛完全進入寒冬。車路協同技術路線,會加快無人駕駛的到來。在未來2-3年內,以物流、運輸等限定場景為代表的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會迎來新的進展,例如固定線路公交、無人配送、園區微循環等商用場景將快速落地。
新技術令人憧憬,但也給人們帶來安全和風險的擔憂。因此,網絡安全將在2019年繼續成為科技領域的熱點。達摩院認為,未來幾年,黑客、黑產攻擊不會停止,但數據安全保護技術將加碼推出。各國政府都會趨向于推出更加嚴厲的數據安全政策法規,企業將在個人數據隱私保護上投入更多力量。跨系統的數據追蹤溯源相關的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應用。
附:達摩院2019十大科技趨勢:
趨勢1:城市實時仿真成為可能,智能城市誕生
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感知數據與城市實時脈動數據流將匯聚到大計算平臺上,算力與算法發展將推動視頻等非結構化信息與其他結構化信息實時融合,城市實時仿真成為可能,城市局部智能將升級為全局智能,未來會出現更多的力量進行城市大腦技術和應用的研發,實體城市之上將誕生全時空感知、全要素聯動、全周期迭代的智能城市,大大推動城市治理水平優化提升,預計在新的一年,中國會有越來越多城市具有大腦。
趨勢2:語音AI在特定領域通過圖靈測試
隨著端云一體語音交互模組的標準化、低成本化,會說話的公共設施會越來越多,未來每一個空間都至少會有一個可以進行語音交互的觸點。隨著智能語音技術的提升,移動設備上的實時語音生成與真人語音可能將無法區分,甚至在一些特定對話中通過圖靈測試。針對這一領域的規則甚至法律會逐步建立,引導行業走向規范化。
趨勢3:AI專用芯片將挑戰GPU的絕對統治地位
當下數據中心的AI訓練場景下,計算和存儲之間數據搬移已成為瓶頸,新一代的基于3D堆疊存儲技術的AI芯片架構已經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