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可:人工智能缺乏思想是最大問題 移動支付不先進

?機器人資訊 ????|???? ?2020-05-23

  身兼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終身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數據科學研究所所長、歐洲科學院院士,毫無疑問,郭毅可當屬華人在全球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方面的頂尖專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專程去了他的研究所聽取匯報。2014年,郭毅可在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創立了數據科學院研究所,建立了歐洲最大的數據科學可視化演示平臺,這在全世界只有兩到三所。

 

  與此同時,中國甚至于世界上,科技投資領域最熱門的話題,眾所周知是AI、大數據、5G等。

 

  1月14日,郭毅可在深圳舉行的第五屆深商全球大會上發表演講稱,從數據資產到數據資本有兩個瓶頸,一是實體資產和數據資產的不對稱,二是數據資產的可交易性與數據的使用特征的矛盾。

 

  “人工智能風起云涌,我們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資直線上升,但上升趨勢有所變化,一方面因為經濟下行,另一方面是我們要降溫,降溫的主要原因是要真正看到人工智能今天發展的現狀和實際運用中的問題,要注重創新的質量。”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目前的深層次問題,中國在這其中科研方面的能力,投資者網等媒體(下稱投資者網等)日前群訪了郭毅可。

 

  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太窄 僅僅是人臉識別

 

  投資者網等:你怎么看目前國內醫療數據的開放問題?

 

  郭毅可:醫療數據開放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也不是管理問題,實際上是對數據的理念和體會不同。正常來說,醫院不應該擁有病人的數據,病人的數據歸自己所以后,現在我們國家沒有對數據所有權進行鑒定。

 

  理論上,你的數據包括檢測結果,都應該歸你所有,不存在醫院數據共享不共享的問題。如果說數據是歸病人的,病人發現有了這些數據之后,將來看病是有用的話,那他就會把數據取出來共享。

 

  要達到數據共享,最大問題是,要解決數據所有權。這是比較大的問題,這在中國還沒有開始。

 

  同樣的例子,比如說安防攝像頭,我的照片你照了以后,所有權在誰的手上?如果我的照片你要拿去用,這還有肖像權的問題,所以,數據資產鑒定,是數據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問題,這個問題我們無法不去考慮。

 

  投資者網等:國內人工智能目前應用方面,您怎么看?

 

  郭毅可:我唯一的感覺是人工智能應用比較窄,比如都在圖像處理,都是人臉識別,老識別人臉沒意思,人唯一不穿衣服的地方就是臉,所以人臉識別相對是最容易的。

 

  你要識別成衣,這是最困難的。應用這么窄,有可能是快錢驅動的,這個地方很容易來錢,那都去做這個。

 

  很顯然,人工智能并不是只能應用在人臉識別上,對吧。

 

  投資者網等:更寬的領域有哪些可以應用落地?

 

  郭毅可:應用場景我覺得太多太多了,中國人說衣食住行,這都可以用。衣我講過了,食就更可以了,既然能分析人臉,為什么不能分析食物的成分呢?為什么不能分析它的質量和新鮮程度?它的營養和配置?這可以分析。如果這個分析出來,那就非常有意義,肉多了可以點個青菜,這也是人工智能嘛。

 

  住,更不得了了,比如家居方面,有些吸塵器已經很不錯,但問題也很多,比如爬不了樓,如果讓吸塵器能爬樓,能不是很好嗎?

 

  再比如像中國很多地方,溫差很大,外面很冷,屋里很熱,空調為什么不可以根據人的體溫傳感來調整溫度?這是很容易的事情。

 

  行,更不用講了,約車軟件都是很好的應用。

 

  投資者網等:對比國外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應用,中國有哪些可以借鑒?

 

  郭毅可:國內金融領域人工智能應用還是比較窄的,第一、征信上;第二在交叉銷售,推薦產品方面。基本上也就這兩個了,剩下的量化不算人工智能。

 

  但實際上人工智能在金融產品上的應用遠不止這些,我覺得一個非常重要用的好的是,如何對一個投資有因果分析?那就很有意思了。比如對新聞的變化,可以獲得對某一類投資的風險識別,而不是大眾化的,是個性化的。我覺得這種風險識別是很重要的。

 

  投資者網等:國內像智能投顧風險預測很少去做,所以只去賣標準化的產品。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