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谷歌低調重啟的機器人項目:機器學習成為關鍵

?機器人資訊 ????|???? ?2020-05-15

揭秘谷歌低調重啟的機器人項目:機器學習成為關鍵


 

  劃重點:

 

  谷歌于2013年啟動了機器人開發項目,并拿出數千萬美元收購了波士頓動力等知名公司。

 

  在項目負責人、“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因為性騷擾丑聞離職后,項目暫時陷入了沉寂。

 

  谷歌正在低調重啟機器人項目,并將關注重點從人形機器人轉移到機械臂等適合制造業、物流行業使用的產品。

 

  機器學習技術正在讓谷歌新的機器人項目變得更加智能。

 

       《紐約時報》本周刊文稱,2013年,谷歌啟動了雄心勃勃、令人目眩的機器人開發項目,并由“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負責。在魯賓由于性騷擾丑聞離職后,目前谷歌正在重啟這個項目。與此前相比,新的機器人項目更加低調。然而,隨著機器學習技術的融入,這些機器人也在變得更先進。

 

  以下為文章全文:

 

  谷歌正低調重組雄心勃勃,但陷入困境的機器人項目。此前負責該項目的高管因為性騷擾指控而被迫離開了公司。

 

  從2013年開始,谷歌投資數千萬美元,在美國和日本收購了6家機器人創業公司。在這個項目中,兩支團隊專門研究外觀像人,同時能像人類一樣移動的機器。作為對谷歌雄心壯志的認可,負責這部分工作的谷歌工程副總裁安迪·魯賓(Andy Rubin)將其稱作“Repicant”。這個名稱最初來自科幻電影《銀翼殺手》。

 

  然而,項目并沒有取得什么成果。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這些公司要么被賣掉,要么被關閉。其中最著名的一家公司波士頓動力被軟銀收購,目前仍在研發像人類或動物一樣移動的機器人。2014年,魯賓由于性騷擾指控而離開了谷歌。

 

  谷歌隨后進行了重組,并重新思索對復雜機器人機械原理的關注點。過去幾年,谷歌正在重建項目,而開發的機器人相對于魯賓主導的人形機器人要簡單地多。
 

揭秘谷歌低調重啟的機器人項目:機器學習成為關鍵


 

  新項目在谷歌被稱作“Robotics”,項目參與者包括多名曾在魯賓手下工作的工程師和研究員,而項目的領導者是谷歌的首席科學家文森特·范豪克(Vincent Vanhoucke)。范豪克出生在法國,也是谷歌核心人工智能實驗室“谷歌大腦”的關鍵人物。他的團隊近期搬進了位于谷歌山景城總部園區的新實驗室。

 

  《紐約時報》近期首次了解了谷歌正在開發的相關技術。

 

  盡管這些機器可能不像人形機器人那樣引人注目,但谷歌的研究員認為,這些機器內部使用的更先進技術賦予它們在現實世界中更大潛力。該公司正在開發讓這些機器人自主學習的方法,比如對一堆不熟悉的物品進行分類,或是在充滿各種未知障礙的倉庫中自由行動。

 

  新成立的實驗室反映了谷歌將機器學習技術引入機器人領域的更廣泛努力。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由硅谷大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創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OpenAI等機構,研究員都在探索類似技術。近幾個月,這兩家機構都孵化出了一些創業公司,嘗試將這方面工作商業化。

 

  許多人認為,在開發用于生產制造、倉庫自動化、交通運輸和其他許多任務的機器人的過程中,關鍵在于機器學習技術,而不是奢侈的新設備。

 

  硅谷風投公司Amplify Partners一般合伙人蘇尼爾·達利瓦爾(Sunil Dhaliwal)表示:“長期以來,機器人一直在引起大眾想象力。但最重要的變化在于機器學習的應用,而應用領域在于軟件。”

 

  目前機器人已被用于倉庫和工廠車間,但它們只能處理特定任務,例如撿起特定的對象或是擰螺絲。谷歌希望,正在開發的機器人能自主行動。

 

  最近的一個下午,在谷歌新的實驗室里,一只機械臂在裝滿乒乓球、木塊、塑料橡膠和其他隨機對象的箱子上盤旋。機械臂伸到這些雜亂無章的東西里,用兩根手指抓起一個塑料香蕉,輕輕揮動手腕,將塑料香蕉扔進幾米外的垃圾箱里。
 

揭秘谷歌低調重啟的機器人項目:機器學習成為關鍵


 

  對機器人來說,這是個了不起的把戲。在首次看到這些亂七八糟的物體時,機械臂并不知道要如何撿起某個物體。通過配備俯視箱子的攝像頭,谷歌的系統在大約14小時的試錯過程中分析了自己取得的進展。

 

  這只機械臂最終學會了將物品扔進右邊的垃圾箱,命中率達到85%。而研究人員自己動手的準確率約為80%。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