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配送成本太高,而且區域、路線也要限定,并不是很方便,現在沒有這項服務了。”12月5日,廣州天河區漫廣場永輝超級物種門店店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億航智能在該門店的無人機配送業務已經暫停。
相比之下,另一家無人機廠商——極飛科技則在加碼布局。近日,該公司與空中客車在廣州進行了物流無人機試飛運行,這臺無人機代號為Vesper。實際上,2013年極飛科技就曾和順豐合作,但于2015年擱淺。如今,極飛科技似乎又卷土重來。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物流無人機領域落地仍困難重重,無人機在外賣、物流方面確有應用場景,但這類應用回報期較長,且目前商業化推廣還面臨政策瓶頸。事實上,除了物流之外,在植保、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大疆、極飛科技、億航智能之間的業務布局相互交叉,又各有側重,彼此間的競爭已然“白熱化”。
“三巨頭”暗戰
賽迪顧問的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占比45.7%,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占比54.3%。其中,在工業級無人機市場結構中,農業植保占比41.5%,電力巡查、安防、物流等分別占比17%、13%和11.5%。
如今,在上述“賽道”中,位于“珠三角”的無人機“三巨頭”大疆、極飛科技、億航智能正奮力角逐。
其中,極飛科技成立于2007年,僅比大疆晚了一年,成立之初,極飛科技曾試圖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與大疆競爭。億航智能于2014年也切入到消費級無人機領域。
不過,隨著大疆的強勢崛起,包括極飛科技、億航智能在內的眾多無人機公司紛紛開辟新“戰場”。比如,極飛科技布局“智慧農業”,發力植保無人機市場,億航智能則轉攻載人無人機和物流無人機、表演無人機等領域。
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幾無對手之時,大疆開始將目光投向植保、企業無人機市場。特別是在農業領域,大疆與極飛科技在植保無人機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甚至一度出現“價格戰”。
如今,極飛科技已經不再滿足于植保市場,11月25日,其與空中客車聯合推出了Vesper,這款無人機能在空中送外賣和快遞。這意味著,極飛科技和億航智能都將市場瞄準了物流無人機領域。
事實上,極飛科技在2015年就和順豐有合作,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槚欽透露,當時最多的時候極飛科技在廣東和浙江每天有500架次的飛行器。不過,極飛最終還是放棄了與順豐的項目,轉投農業懷抱。而順豐此前曾表示未來無人機并不會直接面向客戶,而是進行不同網點之間的配送。
龔槚欽表示,其實并不是當時技術不行,如果一直做物流,極飛今天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無人機公司。而沒做是因為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消費者和市場還沒有準備。
搶灘物流無人機
無疑,極飛科技又重啟物流項目,是想瞄準更加C端的市場。
極飛科技方面介紹,其為此成立了另外一個全新的團隊在負責這個項目,項目目前還是空客那邊主導,農業科技會一直是極飛科技的業務重心。
對于搶灘物流無人機,極飛科技似乎信心滿滿。“我們今天在這里吹的牛未來一定要實現。”在龔槚欽看來,極飛不可能做一家物流公司,也不想開一家超市,在法國有家樂福,在中國有阿里巴巴和其他電商,極飛想做最基礎的,要研發安全、可靠的無人機飛行平臺。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他們20多歲,騎著電動車,從事枯燥、危險的工作,這件事情我們看不下去。就像當時我們看不下去在農田里面人們還要背著藥箱下農田打藥這一項工作一樣,所以極飛進入一個行業一定是戰略性的選擇。我們一定是看到某一個行業里面有一項工作可以被智能化的機器人所替代,這就是城市物流和運輸,解決城市里面年輕人在未來幾年還需要來回跑的問題。”龔槚欽表示。
龔槚欽舉例,如果自己住在廣州市天河中心,中午要去吃飯,附近3公里的美團、餓了么都吃膩了,想吃再遠一點則要親自出去,路上也容易堵。為此,在龔槚欽看來,地面上擁堵,可以離開地面進入到民航空域里面,而無人機技術正好可以填充這一部分城市交通運輸的空白。這也是為什么極飛要做物流無人機的原因。
早在極飛之前,億航智能算是較早進軍物流的無人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