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務機器人更具“人情味”,未來還將擁抱6千億元大市場!

?機器人資訊 ????|???? ?2020-10-14

日本服務機器人更具“人情味”,未來還將擁抱6千億元大市場!


 

  當地時間21日,兩年一屆的日本國際機器人展在東京落下帷幕。作為機器人領域最具代表性、規模最大的盛會,本次展會吸引了來自全球的600多家企業參加,規模為歷屆之最。其中,突出人機互動的“服務機器人”引發眾多關注。

 

  本屆展會上的機器人大致可以分為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兩大類。服務機器人不僅造型各具特色,所搭載的人機互動功能看上去也是科技感十足,給現場的體驗者帶來不少樂趣。比如這款人形機器人,它不僅會跳舞,還能制作雞尾酒。
 

日本服務機器人更具“人情味”,未來還將擁抱6千億元大市場!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王夢溪:這款機器人其實是我身后的操作員的一個分身, 操作員可以在遠距離實現任何他想要操作的動作,豐田公司在這款最新的人型機器人的手指上,增加了一種新型的感測器,我們在像這樣握手的時候,他可以感知到我手部的力量,并且實時傳達給操作員,從而形成人和機器人之前的一種良性的互動。

 

  這一款穿戴型的輔助機器人在展會現場也很受歡迎。穿上之后機器人就如同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用戶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得到助力。目前這類機器人每套價格在8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5萬元,現在已被大量應用在各種場景,包括建筑工地、物流中心、農場甚至是普通的老年人家庭。
 

日本服務機器人更具“人情味”,未來還將擁抱6千億元大市場!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王夢溪:這是一包20公斤的自來水,對于我來說拎起來還是非常費力的,接下來我就穿上這套由機器人助力的動力輔助服來試一試。現在穿好了這套由機器人助力的動力輔助服,可以看到我背后的這個裝置,它其實是可以通過檢測人體膝關節的骨骼變化角度,在發力的瞬間來進行助力的,當我再次搬起20公斤自來水的時候,可以看到是非常輕松,可以用單手一下子將它拎起來,此時我也感覺不到腰部有任何壓力。

 

  日本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在最近幾年間發展迅速。日本經濟產業省預計,到2035年日本機器人市場整體規模有望擴大到1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千億元,其中服務機器人將占據半壁江山。

 

  人機協同作業工業機器人更具“人情味”

 

  除了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在近幾年也增長迅速。據統計2019年日本工業機器人的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達到911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8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在機器人大國日本,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正在悄然發生著一些細微的變化。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王夢溪: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工業機器人也不再僅僅是機械式的完成工作,而變得更有人情味。比如我手中的這個畫在氣球上的漫畫肖像看起來是不是很像我啊?其實這幅畫是我身邊的這臺機器人手臂剛剛完成的肖像作品。
 

日本服務機器人更具“人情味”,未來還將擁抱6千億元大市場!


 

  這條機械手臂上由于搭載了一種特殊的傳感器,不僅可以檢測出物體可以承受的壓力,同時還能識別不同的曲面,因此可以在氣球或一些脆弱的材質上進行力度適當的繪制工作,目前這款最新的機器人已經被應用于服裝制作領域。此外,模擬人機協作的智能工廠也出現在展會現場。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搭載的感測器,可以根據不同作業人員的具體動作,實時計算出時間差,從而避免人機碰撞,實現了更為默契的配合。在智能工廠的另一端,幾臺搬運機器人正在井井有序地搬運產品。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王夢溪:這臺搭載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搬運機器人可以檢測到倉庫內部的環境,自動生成出一條沒有障礙物并且最為捷徑的搬運路線,途中一旦遇到前方有人,它會像這樣繞開,避免和人員碰撞。

 

  由于融合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以及物聯網等最新技術,日本用于工業的協作機器人在人機交互和自主感知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日本全國工業機器人的訂單總額首次突破了1萬億日元大關。比起傳統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的價格低廉,操作簡單,受眾面更為廣泛。預計10年之內,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7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3億元,成為工業機器人的中堅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