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機器人4年服務340余例患者

?機器人資訊 ????|???? ?2020-10-11

康復機器人4年服務340余例患者


 

  (首席記者 李珩)在智博會上,一款高大的機器人引得很多老年人側目,它就是康復機器人。9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醫附一院獲悉,該院于2014年引入重慶首臺人工智能下肢康復機器人,截至目前,已服務340余例患者。

 

  “慢一點!腿上有感覺嗎?”當天,在重醫附一院青杠老年護養中心,一老人正緩慢地“邁”著腳步,她背靠著一臺高大的機器,腿踏在類似機器人腿上,而在她面前,一塊電視屏幕正播放著海灘的畫面。

 

  幫助老人行走的正是人工智能下肢康復機器人,通過主動與被動兩種模式,讓老人重新建立正常的步態模式。同時,它具有多媒體互動功能,能切換多種場景模式,還有音樂,能讓患者在愉悅的心情下進行康復訓練。

 

  “別小看這個機器人。”重醫附一院康復科主任白定群介紹,它可針對腦卒中、脊髓損傷、顱腦外傷等神經系統損傷患者所缺失的下肢步行運動功能進行針對性訓練,與傳統康復手段相比,它的訓練精準度更高、針對性更強,可重復強度化訓練率更高。

 

  同時,醫務人員也不用再費力地扶著老人進行訓練,節約了大量體力及時間,整體康復效率更高。據了解,截至目前,下肢康復機器人已在該院康復科運行9500余次,服務患者340余例,其中60歲以上患者180余例,大部分患者通過完成下肢康復機器人訓練后,步行能力及步行姿態得到顯著改善,相當部分患者從無法站起到能完全獨立步行。

 

  “下一步我們還將引進虛擬現實康復訓練,三維步態分析系統等更智能的評估、訓練設備。”白定群說,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評估和訓練模式,提高其生活質量。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