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的商業之路 或將從機器人安卓開始

?機器人資訊 ????|???? ?2020-10-09

11月機器人產業的一大新聞,一定是網紅公司波士頓動力終于走出了商業化的重要一步。被無數人從視頻甚至影視劇中熟悉的四足機器狗,終于開始面向市場出售。波士頓動力在Web Summit 2019峰會上談及了自己的商業化情況,其中四足機器狗“Spot”計劃在2020年中出貨1000只。實際上從今年開始,已經陸陸續續有一些企業收到了Spot的成品。

timg.jpg

那么這些Spot都在承擔著哪些工作呢?

買家秀顯示,Spot正在人類操控下建筑工地里穿行,巡航追蹤工程進度,并拍下360°無死角的照片。好像一條牧羊犬,在巡視著自己的領土。

等等,在波士頓動力的視頻里,機器人們可不僅僅是一款行走的全景照相機,它們能爬樓梯、跳遠、翻跟頭,還能被“踢倒”之后快速站立起來。人們期待,也絕非一個機械巡邏犬而已。

當然現在大多數購買Spot的企業也都是技術服務型企業,例如客戶之一Holobuilder,就是一家為建筑產業提供場景虛擬化服務的企業,他們利用Spot替代人類拍攝場地照片,再打包成整體方案出售給客戶。

波士頓動力也強調,他們想要打造的,并非服務于某一類客戶的機器人,而是機器人中的安卓。

當代機器人: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機器人中的安卓(Android本身就意指機器人),聽起來繞口,但實際上也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概念。

同樣的機器人可以承擔起各種各樣的工作,即使是像掃地機器人這種簡單的設備,也分成了掃地、拖地等等多種功能,并且可以通過不同的軟件實現例如更換語音包、按用戶自定義路線行進等等功能。

簡單來說,機器人的功能是呈現出放射形的,在相似的基礎架構之上,發展出適應于不同場景的豐富功能。這一點確實和安卓生態有一點接近,在一套底層軟件上進行開發,以適應手機、平板、手環等等不同產品的需要。

此前業界也有從軟件層面建立共通基礎能力的“機器人安卓”,也就是屬于機器人的操作系統。機器人操作系統雖然旨在提高代碼的復用率,提升開發人員的開發效率,并且將視覺交互、語音交互、運動控制等等功能集成起來,并且將相關硬件模塊虛擬化。

在這一過程中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視覺、語音這些能力已經比較成熟,只需要將攝像頭、麥克風陣列這些模塊化較強的硬件進行虛擬化即可。可一旦涉及稍顯復雜的行動能力,例如行走、攀爬、抓握等等,市場上很難找到統一的開放解決方案,也就很難將其整合在某一OS之中了。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市場見到了很多機器人都在突出對話、情緒識別一類的軟件能力,行動能力上卻是“笨手笨腳”。

為機器人的能力打造物流體系

但機器人絕不能一直笨手笨腳下去。

我們對機器人的很多期待,其實都來自行動能力,而非“大腦”。往近處說工業領域最簡單的分揀功能,就是機器人最典型的行動能力,往遠處說,我們所期望的養老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等,依賴的都是行動能力。

行動能力的研發開拓究竟有多難,看波士頓動力就知道了——成立27年以來,他們都在瘋狂地花錢,而所解決的問題僅僅只是機器人行動能力中的一環。但就像前文提到的一樣,單一的行動能力很難創造價值。能夠四處奔跑的四足機器人僅僅能呈現出寵物狗的潛質,分揀機械手臂只能守在生產線的一畝三分地上發揮價值。

      但當一切行動能力組合在一起,結果就會大不一樣了。

例如機械手臂雖然能夠完成很多工作,但本身不具備行動能力,如果將其與四足機器人相結合,能力范圍就會大大擴展。一臺機器人可以在空間內四處行走,拾取物品進行分揀、運送甚至組裝,這樣即使使用者沒有復雜的生產線,也能利用機器人提升效率。又比如將四足機器人與語音、視覺等模塊結合,他便可以替代人力,每晚行走在各個學生寢室查看學生的情況。

波士頓動力對于機器人行動能力的打造,如同打造出了機器人的“物流系統”。在擁有物流系統之前,各種機器人的各種能力就如同各地特產一樣,只能小范圍“售賣”。但當四足機器人將各種能力運輸到更多場景時,這些“特產”自然也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

這也是波士頓動力成為“機器人安卓”的優勢所在,不論是分揀、組裝這樣的工業能力,還是語音交互這樣面向于大眾應用的C端能力,都要依賴于物流系統。波士頓動力可以將Spot打造成一個機器人平臺,通過更換不同配件來完成不同的任務。

波士頓動力的商業之路,或許會從機器人安卓開始

同時從產業角度而看,機器人中的安卓也將是一門很好的生意。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