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啟動新引擎 ──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帶來的啟示

?機器人資訊 ????|???? ?2020-05-03

   這注定是一屆不同尋常的達沃斯:迄今規模最大。連續三年探討“第四次工業革命”。正逢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又值全球經濟風云變幻之秋……

 

  3天,來自100多個國家2000多位精英大咖歡聚津城,縱論全球經濟熱點,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出謀劃策。大小對話討論160多場,掀起的頭腦風暴在盛會閉幕后絲毫未減,引發的沖擊波反而更加強烈地擴散開來。

 

  區域:為經濟裝上新引擎

 

  舊的動能正在失速,結構性難題亟待破解,轉型升級任務艱巨……這不僅是夏季達沃斯論壇舉辦地天津,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新挑戰。也因此,本屆論壇絕大多數對話,都與經濟發展動力息息相關。

 

  會上,來自政商學界的“最強大腦”們給出了一個基本判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不是別的,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正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

 

  天津這兩年的探索與實踐,為上述判斷提供了最好的詮釋。

 

  從2008年與達沃斯結緣至今,十年滄海桑田,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也幾經波折,近幾年開始承受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過渡的陣痛。沒有留戀,沒有猶豫,天津毅然選擇了以智能科技和創新驅動為抓手,加快培育“大智能”創新體系,打造“天津智港”。為此,全市上下不遺余力地打造營商環境,涵養相應的生態系統:召開企業家大會,推出“津八條”,舉辦世界智能大會,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這幾天在濱海新區,深之藍公司研發的“魚臉識別”技術,再次驚艷到了參觀者:可在0.1秒之內,快速顯示魚類的具體名稱,準確率99%以上,成為工業探測、深海生物研究的神器。像這樣的高新企業和“殺手锏”產品,在津沽大地遍地開花。無人機、大數據、新材料、機器人等已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

 

  截至目前,天津智能工廠遍布146個行業領域,與智能科技產業相關的科技創新平臺已發展到300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4000家。

 

  目睹天津這幾年的努力與成效,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由衷點贊:“這是一座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在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陣容中成為首發城市。”

 

  不僅天津,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關鍵期的整個中國,都在積極擁抱智能科技。過去5年,新動能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一,對城鎮就業的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二。電子商業、新零售、智慧物流、共享經濟、移動支付……新商業新模式方興未艾。

 

  最新發布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在全球位列第二。

 

  “從前是‘Made in China’,是把技術帶到中國來,現在是‘Made with China’,與中國同創共發展。”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的這句話,成了被廣泛引用的“金句”。

 

  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創新力不斷提升,在消費者互聯網和金融科技領域尤為如此。

 

  在論壇上,中國再次傳遞強烈信號: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內外資企業打造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以如此積極的態度涵養創新生態,世界看到了中國“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打造創新型社會”的誠意和努力。

 

  企業:誰先智能誰得先機

 

  “人工智能(AI)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種技術,是一種能力”,在一個論壇上,幾位嘉賓反復糾正一位女主持人。他們還預測,未來絕大多數企業都將與AI相關,那些不夠AI化的企業,很可能將無法適應新時代。

 

  購物看天貓京東,出行叫滴滴,支付刷支付寶微信,學英語擇VIPKID……越來越多中國人的日常,與少數互聯網平臺緊緊黏在了一起。這些互聯網巨頭,恰恰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玩得最早最好的一撥企業。

 

  埃森哲在本屆論壇上發布的《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給出明確信號──對企業來說,誰先智能誰得先機:過往3年,7%的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營收復合增長率達14.3%,是其他企業的5.5倍。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